各國央行的官員都更喜歡關注剔除食品和能源價格的核心通脹數(shù)據(jù),但這并不意味著他們可以忽視原油價格的再次飆升。
DataTrek Research在周四的一份報告中指出,能源價格與核心CPI之間的相關性已經(jīng)回到了上世紀七八十年代的水平。自2020年以來,該指數(shù)為0.62,遠高于0.31的長期平均水平。如果指數(shù)為1.0則意味著能源價格將與核心CPI完全正相關。(見下表)

核心通脹指標通常剔除食品和能源等波動較大的項目。雖然這常常讓評論人士感到“無語”,他們指出食品和能源在消費者消費中占了很大一部分,但央行認為,這類項目對貨幣政策的反應較小。
政策制定者更重視核心通脹,以便更好地了解他們能夠影響什么。例如,核心個人消費支出指數(shù)(PCE)經(jīng)常被描述為美聯(lián)儲最青睞的通脹指標。
但這并不意味著能源或食品價格的上漲可以被忽視。畢竟,能源也是一個通脹分項,可以對整體通脹產(chǎn)生影響。DataTrek聯(lián)合創(chuàng)始人Nicholas Colas在報告中表示:
“最近的數(shù)據(jù)顯示,能源價格對核心通脹的影響比上世紀七八十年代以來的任何時候都要大,因此油價上漲是美聯(lián)儲和資本市場的合理擔憂。食品通脹也是如此?!?/p>
今年夏天油價一直在上漲,在沙特本周早些時候宣布將把每天100萬桶的減產(chǎn)延長到今年年底,俄羅斯也承諾延長減少石油出口后,油價反彈加速。
周三,WTI原油一度漲至87美元的高點,而全球基準布倫特原油強勢站上90美元大關。原油價格飆升可能進一步推高汽油和柴油等燃料價格。
投資者和分析師本周將美國國債收益率上升的主要原因歸咎于油價上漲,因為市場參與者開始預期美聯(lián)儲的加息周期或維持更長時間,以及美聯(lián)儲可能需要進一步收緊貨幣政策的可能性。這也推動美元走高,衡量美元兌一籃子六種主要貨幣的洲際交易所美元指數(shù)觸及六個月高位。Colas寫道:
“隨著油價再次上漲,我們開始擔心這一事態(tài)發(fā)展對通脹的溢出效應。油價上漲會破壞最近的反通脹趨勢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