媒體普遍宣傳自去年年底以來油價25%的跌幅是由于經濟放緩導致需求疲軟。但知名能源行業(yè)記者Javier Blas認為,這一觀點是錯誤的,真正的問題在于供應過多。

諷刺的是,幾乎所有未預料到的產量增長都來自受到西方制裁的歐佩克+國家:俄羅斯、伊朗,以及委內瑞拉。簡而言之,石油黑市正在蓬勃發(fā)展。只要買家有需求,這些受制裁原油就觸手可及。更好的是,它們還可以打折購買。
例如,伊朗產量上個月創(chuàng)下四年新高,比2020年年中增長近50%。Blas稱,根據(jù)貿易商的說法,大部分石油最終都以不同的名義進入中國,通常被重新貼上原產于馬來西亞的標簽。
總部位于巴黎的國際能源署(IEA)每月發(fā)布的基準供需平衡數(shù)據(jù),為投資者了解市場總體情況提供了線索。
與六個月前相比,IEA將其對2023年全球石油需求的預測上調了近40萬桶/日,達到創(chuàng)紀錄的年均日均1.02億桶。這說明一點:即使美聯(lián)儲和歐洲央行還在提高利率,華爾街預測經濟衰退,石油需求前景仍被視為有望增強。
值得注意的是,該機構的預測已經包含了對柴油的悲觀前景,柴油是最容易受到商業(yè)周期影響的燃料。盡管IEA認為全球柴油需求將收縮,但IEA目前預測今年石油消費量將增加220萬桶/日。
目前,石油市場過于關注美國政治和經濟起伏。誠然,美國仍然是世界上最大的石油消費國,消耗了全球每10桶石油中的2桶。但美國不能代表整個石油市場,近年來其消費領先優(yōu)勢明顯縮小,預計2023年中國和印度的石油消費總量(每天2140萬桶)將超過美國(每天2030萬桶)。
發(fā)展中國家的實力很重要。IEA市場主管Toril Bosoni周二表示,“我們看到需求非常強勁,尤其是在亞洲。中國的復蘇比預期更快、更強勁。這與我們看到的那種對全球經濟低迷的擔憂形成鮮明對比”。
Blas表示,對于石油多頭以及沙特等渴望油價更高的國家來說,真正的問題是供應和受制裁產油國對現(xiàn)金的需求。在過去六個月中,IEA將其對俄羅斯、伊朗和委內瑞拉2023年產量的預測上調了130萬桶/日,達到年均1430萬桶/日。
與需求一樣,供應前景也存在風險。Blas認為,也許IEA對俄羅斯開采額外原油的能力過于樂觀。相比之下,該機構自一年多前俄烏沖突以來一直對俄羅斯石油供應過于悲觀。例如,一年前,IEA預測俄羅斯石油產量將在2023年暴跌至平均每天871萬桶,而4月份俄羅斯每天生產約1093萬桶。即使要達到IEA目前預期的平均每天1073萬輛,俄羅斯的石油產量還需要下降。這是有可能會發(fā)生的,因俄羅斯已經承諾減產。但到目前為止,其減產計劃尚未完全兌現(xiàn)。Blas預計俄羅斯會繼續(xù)隨意增產,試圖通過銷量彌補因價格下跌而造成的損失。
來自俄羅斯、委內瑞拉和伊朗的額外供應是否表明西方制裁沒有奏效?Blas并不這樣認為,并稱這表明制裁優(yōu)先考慮保持石油市場供應充足,即使這意味著受制裁產油國仍可以出售石油。Blas還表示:
“忽略西方政客使用制裁打擊獨裁者軍事收入的說法吧,他們想要的是削弱通脹。無論如何,目前該策略奏效了,但它能否挺過夏季還有待觀察,因為屆時石油需求增長可能會加速?!?/p>